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中华工商时报】河北金沙河面业集团:探索科企深度合作新道路

12年,对于一个企业意味着什么?12年间,一个农民回乡创办的乡镇企业发展成为一个年加工小麦300余万吨、年销售挂面超过100万吨的农业部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12载一个轮回,1家企业,1个科研团队深深扎根1个产业,走出了一条科企深度合作的创新发展之路。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以下简称加工所)主办的“践行三个面向提升三创能力——河北金沙河面业集团合作十二年记”专题报告会在北京举办。

据悉,从2007年开始,河北金沙河面业集团与加工所小麦加工团队合作,紧紧围绕小麦产业链,从小麦原粮供应至分类贮存、从质量管理至节能降损技术提升,从产品研发至市场开拓,不断凝练企业文化,打造新业态、新模式,共同推动挂面制造产业的创新发展,体现了“创新创业创造”一体化、一条龙的思想,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加工企业作用凸显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小麦供应在数量上基本满足需求。那么为什么社会上会一度出现小麦产量高、库存高,小麦加工企业却缺乏优质原粮的尴尬局面呢?

据了解,小麦产业链包括生产、储运、加工、销售、消费五个环节。其中,生产属于第一产业;加工属于第二产业;储运、销售、消费则属于第三产业。

正因为此,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作为中间枢纽的小麦加工企业,可直接向上游延伸、向下游扩展,成为了整合小麦产业链的中坚和核心。高质量的面粉必须有高品质的小麦。金沙河面业集团作为一家面粉加工企业,要实现质量和效益的双提升,必须以一二三产融合为抓手,延伸产业链条。

全产业链深度合作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河北金沙河面业集团与中国农科院加工研究所小麦科研团队的合作缘起于2004年。彼时,金沙河面业集团的董事长魏海金来北京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小麦团队负责人魏益民教授取经,希望能够解决面条生产断条和干燥能耗居高不下的问题。

12年间,从单纯的技术开发到全产业链深度合作,目前在金沙河面业集团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各个节点,处处可见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小麦科研团队的身影。

在生产环节,加工所小麦加工团队不仅对种植和田间管理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还在小麦收获季研究人员亲自下试验田取样,研究优质小麦品种的产量、质量及食品制作特性,并形成小麦籽粒质量研究报告,到企业宣讲进一步指导种植。

在储运环节,金沙河与加工所密切合作,接受了科研团队推荐的原粮生产品种,采纳了推荐的采购区域,并在小麦籽粒入仓时采用麦粒质量自动分类技术,对不同质量的小麦进行分类储存。

在加工环节,金沙河通过与加工所深度合作,进行技术创新、设备创新和工艺创新,研发了连续真空和面技术和节能降耗干燥技术,筛选出了挂面专用小麦、专用粉质量控制指标,实现了原粮质量、面粉质量、挂面质量在线或准在线监测,有效提高了原粮质量稳定性、生产技术的自动化和管理的精细化。

在销售和消费环节,加工所在金沙河产品消费市场调研、产品竞争力分析、销售能力建设、消费调查及趋势分析及消费者行为分析等多领域给出技术性意见和战略指导,协同河北金沙河面业集团不断在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品质品牌打造方面下功夫。

科企创造共享价值

金沙河面业集团与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实现技术合作以来,共同完成了“挂面生产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等多个课题。

企业为研究课题提供资料数据及实践平台,科研团队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在实验室坐而论道,而是将广阔农田作为试验场,农业教育、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科技实践“三张皮”的痛点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此外,科企合作有力地促进了行业整体研究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发展,加工所团队借由课题,和设备制造企业合作,在国际及全国创造或实施了多个“首次”,如在国际上首次设计和制造出了连续真空和面机、挂面干燥双排柔性上架设备、挂面自动送料和分料包装设备;在国内首次设计和制造出了日产25吨面片自动化生产成套设备。

而金沙河面业也是研究实践成果的直接受益者,通过合作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实现了小麦收购、仓储、制粉、制面、包装、储运一体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保证金沙河面条的质量稳定,企业的效益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统计数据显示,新建成的挂面生产线使挂面抗弯强度提高了50.8%,生产落面率每吨降低到2公斤以下,杂粮可添加量提高了15个百分点,每吨挂面节煤约30公斤,为企业节省了巨额成本。

目前,金沙河已发展为世界最大的挂面加工企业,拥有世界最大的小麦粉单体加工车间和世界最大的挂面单体加工车间。根据中粮协对重点粮油企业专项调查,金沙河在中国挂面加工企业10强中排名第1位,在中国小麦粉加工50强企业中排名第5位。

高度互信是关键

据了解,小麦加工研究团队一直以不断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为己任,常年派驻研究人员深入企业一线,协助企业解决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到企业中去”“为企业做好全方位服务”成为科研团队成员的信条。

与之相对,金沙河面业方面也对科研团队高度授权。回顾12年与金沙河面业集团的合作,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魏益民教授表示“金沙河非常信任我们。我的脸在金沙河就是一张名片,我可以进出金沙河各个车间,因为常常给职工上课或开展讲座的原因,车间很多工人都认识我。我也以毕生所学回馈他们的信任。”从魏教授朴实的话语里,双方的高度互信可见一斑。

对于未来的进一步合作,双方表示主要着眼于两个方向:其一是企业整体战略规划,其二是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新增长点开发。

笃志同行十二载,凝心聚力创未来。十二年,是一个地支的结束,也是新的开始。面向未来,我们期待双方紧抓农产品加工业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继续盛开合作之花,常结融合之果。

 

文章链接:http://epaper.cbt.com.cn/ep_m/cbtm/html/2019/05/29/08/default.ht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