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 百家争鸣» 第1期:学科发展

主动应变求生存,加强合作谋发展

1.主动应变求生存

国内外农产品加工科技事业发展迅速,原创性理论不断突破,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惨烈的国内外科技竞争,加工所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我们要主动应变求生存。加工所及其各团队要想在国内外农产品加工(食品)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是加工所生存的基础,必须要长期坚持,确保我所与国内优势单位如江南大学、中国农大等在某些方面保持相当的水平,这是我所与其合作与竞争的前提,也是我所的立足之本和长久发展的动力源泉。具体来说,作为一家国家级的科研机构,我们一方面要立足农业农村部,并加强和科技部、卫生部等食品安全相关的其他部委的联系,尽可能的参与国家相关标准的制定或者其他国家项目,掌握关键地位,让企业看到我们的价值,相信我们有能力做好关键核心技术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强科研实力,向高精尖技术方向冲刺,以提高技术壁垒,掌握专业主导权,才不会被替代、被淘汰。在生存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加强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科技园区、新型研发机构等的合作,立足潍坊、合肥两大所区,尝试新型成果转化和合作开发新模式,在国内形成特色,在国内农产品加工业中树立加工所的领导和核心地位。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对于加工所来说,就是面向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重大需求,因为农产品加工业本身就是现代农业的主战场,是农产品提质、增值、增效的关键,是加工企业、工人和农民增加收入的关键,是实现脱贫攻坚的关键,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最重要的是实现真正的“产学研”合作,使我们的研究成果切实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为农产品加工产业提质增效,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维护我国在中外贸易战的利益发挥积极作用。

2.加强合作谋发展

纵观国内外情况,近年来农产品加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飞速发展,优势单位均加强了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云计算、物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增材制造等新兴技术的融合,特别是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生物制造等已经成为了未来食品制造的核心和关键。加工所应该紧跟潮流,加强农产品加工与新兴技术的融合,在初加工、储藏、精深加工、保鲜物流和食品安全等方面,实现技术精准化、产品绿色化、装备智能化,建立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体系。同时,科研选题要来源于生产实际,科研人员要多了解企业需求,将企业需求与科研事业紧密结合,以增强研究应用性和实用性。

我们科研第七党支部建立在“真菌毒素防控创新团队”上,所以我再汇报一下就我们这个团队今后的发展方向。

“农产品真菌毒素防控”在研究所层面和食品安全领域属于一个小的研究方向,但作为一类自然发生、普遍污染、剧毒致癌的食品危害物,真菌毒素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是食品安全领域的国际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国家973计划、行业科研专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等项目的执行,以及国家真菌毒素大会的组织召开,加工所“农产品真菌毒素防控”研究,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期望领导继续支持我们团队的发展。

我们团队前期也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和材料,研发了很多真菌毒素防控和脱毒技术,但总得来说这些数据、材料、技术、产品和装备都是一些“点”,比较零碎,未形成“系统”、“体系”、“规范”和“标准”。我们亟需加强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和融合,整合国内外真菌毒素污染和防控相关数据和资源,以建立我国农产品真菌毒素污染监测预警数据库,切实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预警和控制策略服务,针对我国粮油收贮运加工管控模式,建立真菌及毒素高通量检测、智能监测预警和精准防控技术体系。

科研工作是为了找到解决科学或者产业问题的方法,反复验证都是为了规范化和标准化输出,在这个链条中,信息化是咱们的卡点。我们亟需加强信息化工作,把我们的基础数据、检测和防控技术、产品和装备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通过新媒体发布,让我们的目标客户能够轻松了解、熟悉和认可,从而实现技术、产品和装备的商品化输出,如真菌毒素检测试纸条、植物源防霉保鲜剂、脱毒菌制剂和酶制剂、分选装备等。

3.营造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科研人员的精神压力大大减轻,科研、开发的所内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已经形成,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热情得到了激发。但是对于像我们这样年轻化的团队,创新创业仍然面临一些压力。在曝光、交流、渠道、谈判技巧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困难。在此我们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得到所里的一些帮助。

具体建议:(1)建议各团队梳理已有研究成果,构建成果数据库,为成果转化提供充足弹药;(2)希望所里帮助指导各团队将成果数字化,制作成科普性视频,变化成企业家听得懂的语言,提高成果转化的效率;(3)建议支持各团队、课题组与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备忘录,提高行业知名度,为后期合作开发、成果转化做好铺垫;(4)希望所里可以帮助、锻炼一下年轻的科研人员,把一些不愿意做的、苦的、累的、小的项目交给我们去做;(5)期望在制定合肥院、潍坊院等平台的规划和政策时,能够给予各团队、课题组更多的自主权和资源,增加与意向企业谈判和合作筹码。也希望鼓励毕业生到合肥院、潍坊院等平台创新创业,并给予一些适当的政策支持。

相信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加工所一定人旺、财旺、事业旺,成为国际一流研究所;愿在领导的带领下,加工所员工早日实现财务自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