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科技日报】应对潜在饥饿 食药同源大有可为

科技日报记者 瞿剑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孙坦11月28日在于山东东营召开的的第二届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高峰论坛上表示,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报告,全世界包括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一种“潜在饥饿”,即微量元素和其他营养摄入不足的状态;应对潜在饥饿,继承并创新我国悠久的食药同源传统,可以大有作为。

孙坦解释,“所谓潜在饥饿是指什么?”指的不是吃不饱,而是吃不好。吃不好不是说鸡鸭鱼肉等食材的缺乏,而是由于全球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人类可食用食物的多样性在迅速衰减,导致大量的微量元素和其他营养摄入不足。他谈到,美国所有的超市都会有大片区域在卖可提供微量元素的保健品,而我们主要靠药物补充。

他强调,在这方面,我们尽管传承了悠久的食药同源传统,但是缺乏对其基本原理的现代科学解析,更缺乏建立在技术进步基础上的产业创新。

孙坦由此提出,把握食药同源产业的发展需求,瞄准产业发展的重大、核心和关键科技瓶颈问题,共同做好“十四五”食药同源产业科技规划,推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装备。要按照问题导向、科技引领、产业驱动、政府支撑的模式,走出创新、创造、创业协同发展,构建产学研一体科研链。要充分利用“产、学、研、用”优势,打造风险利益共同体,联合开展食药同源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发,开展关键技术适用性集成以及系统技术产业化应用,形成专业化的新资源食品研发团队与生产制造企业群,依托项目实体,带动整个食药同源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李俊霞

文章链接: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0-11/28/content_1053990.s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