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中国网】大咖齐聚广州共商国人营养健康大计 助推健康中国建设

    1月5日,国家食物与营养健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6年年会在广州市举行。中国网记者张艳玲摄
    中国网新闻广州1月7日讯(记者张艳玲)“我们解决了吃饱、吃好问题,现在该解决吃得有营养问题。目前,我国处于营养健康起步阶段。”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贾敬敦7日在广州召开的国家食物与营养健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6年年会上如是说。
    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贾敬敦致辞。中国网记者张艳玲摄

    中国处于营养健康起步阶段

    贾敬敦表示,我国已解决吃饱、吃好问题,现在到了解决营养健康问题时段了。营养健康问题是吃饱、吃好问题的传承与升华。

    “营养健康问题解决后,我们要解决系统健康问题,推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健康’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推进健康星球建设。”贾敬敦说。

    贾敬敦指出,国家食物与营养健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使命是以市场经济的方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确保民众健康,推动健康产业发展。联盟要推动营养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优化人才队伍,为中国处于起步阶段的营养健康事业迈上新台阶贡献力量,进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提及营养健康不能不谈食药用菌。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科学技术专家吴清平在会上介绍说,食药用菌具有很高营养、药用价值,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产业争资源,具有低碳环保等特点,符合社会健康发展需求,应大力发展。

    据了解,目前,我国食药用菌产业年产量300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5%。在农业经济中仅排在粮、油、菜、果之后的第五位。
    中国营养学会会长杨月欣作报告。中国网记者张艳玲摄

    国民营养计划助推健康中国建设

    什么因素决定人类健康?中国营养学会会长杨月欣认为,个体生活方式、社会社区网络、生活工作条件、环境、教育、食品生产、食物供应、水卫生状况、医疗服务、住房等多种因素决定人类健康状况。

    那么我国距离健康中国还有多远?杨月欣表示,我国人口总量低速增长,老龄人口高速增长。血脂异常患病率高,冠心病发病率2012年已达1/10万。据世卫组织一项数据显示,2008年全世界死亡人数5700万人,3600万人死于慢性病,慢性病死亡率63.3%,而中国大陆2008年死亡960万人,800万人死于慢性病,慢性病死亡率达83.3%。

    杨月欣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民营养健康。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加强国民营养计划。为此,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编制《国民营养计划》。

    《国民营养计划》旨在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降低营养疾病风险。重在降低部分人群贫血率,提高母乳喂养率,控制儿童生长迟缓率、巨大儿出生率及超重肥胖等营养性疾病上升趋势,提高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另外要推动营养立法,推进营养师职业化。发展食物营养产业,推进营养型农业、食品工业和餐饮业发展,推动食养产业发展,让食物营养助力健康中国的实现。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戴小枫作报告。中国网记者张艳玲摄

    推进营养健康关键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提高国人营养健康水平,离不开发展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关键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所长戴小枫认为,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它是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福祉亿万民众的大产业,是调结构、稳产能、转增长、提效益、增收入、促改革的总抓手。

    据统计,2016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0.1万亿元,占制造业比例19.4%,与农业产值之比达2.2:1。

    “未来3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之本是营养健康。营养健康产业是是创造财富的产业。”戴小枫说,“产业升级换代、‘一带一路’、中国制造、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农业、第三产业发展融合等诸多因素必然支撑这个垄断产业快速崛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