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中国农村科技】全国主食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2017年年会暨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中式食品工程化技术”
协同创新任务启动活动在哈尔滨举行

2017年10月25日,全国主食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2017年年会暨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中式食品工程化技术”协同创新任务启动活动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

活动现场

黑龙江省委农工办主任、省农委党组书记、主任王金会,黑龙江省农委副主任孙化库,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万平,农业部机关服务局副局长唐泓,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规划统计处处长蔡力,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局协同创新处处长刘振虎,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局发展规划处处长董照辉等代表参加了活动开幕式,活动由联盟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戴小枫主持。

黑龙江省委农工办主任、省农委党组书记、主任王金会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万平

王金会主任向联盟年会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黑龙江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动粮食精深加工做强绿色食品加工业”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主食加工业,不断推动农产品原料生产大省向加工大省转变。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万平在致辞中表示,近一年来,哈尔滨市主食加工产业在联盟的指导和推动下,取得了较快发展,加快了现代主食加工产业发展步伐。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规划统计处处长蔡力

会上,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规划统计处处长蔡力认为,主食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一年来,对如何发挥联盟的作用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蔡力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联盟要继续切实发挥其在组织协同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战略咨询等方面的作用。

一是要加大科技创新。加强重大共性关键技术装备创新能力的建设,构建“产学研用”的研发体系;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进一步研发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产品;提升质量品牌,把科技创新融入主食加工的各个环节,开展营养、安全、美味、健康、方便、实惠的多元主食产品,提升主食产品的质量层次和附加值。

二是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人才的培育力度;积极搭建平台,加快主食加工业的后备人才;加强主食加工业的行业培训,打造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人才队伍。

三是要完善运行机制。坚持联盟服务宗旨;健全联盟管理制度,促进主食加工业的发展;强化运营管理团队。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局协同创新处处长刘振虎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协同创新处处长刘振虎表示,近年来,我国主食加工业发展迅速,产业优势集群发展已具雏形。但是与产业蓬勃发展不相适应的是我国主食加工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低。许多主食产品的标准和技术规程缺失严重,技术、工艺、装备研发滞后等问题亟待通过全国主食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通力协作共同解决。

戴小枫理事长主持会议

戴小枫理事长表示,在中国进入人民健康幸福、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食品工业正在迎来以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双核驱动、营养健康为使命、创造巨大财富为特征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新阶段,为中国食品工业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基础,带来了新的发展历史机遇。
戴小枫要求联盟全体成员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反复、系统地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悟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对新时代中国的战略发展规划、重大举措、重大部署、重大要求、重大行动、重大工程,将其与主食加工业发展和联盟发展有机对接。二是紧抓粮食系统、农垦系统、土地制度改革等三农改革的诸多机遇,融入新农村合作组织、土地三权流转、特色小镇建设、田园综合体系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农业创业创新等重点工作,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出路在融合,重点在加工”的新思想、总方针和要求,大力发展传统中式主食加工核心企业、主导产业、产业园,推动一二三产融合,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环境增绿,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村成为美丽的家园、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三是准确把握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智能化、生命科学化、精准化等趋势,始终坚持科学前沿、国家战略、市场需求的使命定位和选题定位。四是要发挥联盟的职能,通过充分调研,为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切实成为农业部加工局的智囊团,努力争取把中式美食工业化生产列为与三峡工程同层次的国家重大工程。五是联盟各单位要主动献身伟大时代的伟大事业,从不同视角主动参与农业部和地方政府的相关工作,提高自身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围绕中心、找准位置,融入时代的主旋律,把工作重点同政府工作、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为当地的经济、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六是联盟自身工作要逐渐市场化,尽快促成发起产业基金,建立产业发展数据库、技术库、人才库等。七是紧紧抓住“一带一路”重大国家战略和机遇,统一思想、统一口径、统一标准、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将中国美食推向世界。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张泓研究员

会上,联盟秘书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张泓研究员从联盟平台建设、管理、成果等方面全面汇报了联盟的各项工作,并对并对联盟下年度重点工作进行了汇报。

在主题报告环节,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张泓研究员,国家粮食产业科技创新(滨州)联盟、滨州市粮食局副局长蔺兵川,北京嘉和一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勇,饭美美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张娴分别作了题为“精准营养主食的个性化服务与智能制造”、“高点布局,统筹推进,努力打造‘连锁早餐’发展新高地”、“发挥中央厨房优势,共享行业红利”、“开创餐饮零售梦,助力实现中国梦”的特邀报告。

25日下午,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协同创新任务“中式食品工程化技术”启动活动举行。该任务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牵头,院属6个研究所协作实施,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萌山担任任务总指挥,戴小枫研究员、张泓研究员任技术总师。任务旨在通过实施跨区域、跨部门、跨研究所、跨学科领域的科研大联合大协作,整合农业创新力量,不断提高农业科技供给质量,为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科技支撑。

张泓研究员对项目的任务、目标、要求、分工、考核等作总体部署,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张德权研究员、周素梅研究员、张春江高级工程师、胡宏海副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彭源德研究员和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宋卫东研究员分别对各自负责的课题任务实施方案进行了汇报。

签订“中式食品工程化技术”协同创新任务书

戴小枫所长、张泓研究员分别代表牵头研究所和技术总师,与参与任务实施的团队专家签署任务责任书。

戴小枫要求:1.协同创新任务的设立原则要强调原创性、颠覆性,要高位起点,以智能化全自动整装生产线为目标。2.要实用性、系统性,要以交钥匙工程为目标,搞系统集成的、企业直接可用可操作的生产线、示范车间和整车工程;3.要市场性、交易性,要以市场为检验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卖出去、找到投资人、合伙人为标准,倒逼设计任务的目标、主线、重点和分工;4.要开放性、动态性,要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以任务导向,面向企业、兄弟院所、高校、社会中介、国际社会寻求合作,聚集资源,实现共赢;5. 要考核性、激励性,要以市场交易额、整装设备、生产线、示范车间、发明专利、系列产品、社会效益等为主要考核指标,进行年度考核。6. 论文要顶天立地,写出真正反映创新点、创新内容的有学术价值的论文来。7、要按照上述要求重新梳理各个课题的任务书、实施方案、考核目标、重点内容、核心技术、重大产品、关键装备、示范生产线、任务分工、技术路线、时间表。

戴小枫号召各参与研究所和创新团队要以家国天下的情怀,按照“十九大”的目标和要求,以市场为导向,紧扣时代脉搏,更新观念,达成共识、明确分工、任务倒逼,形成一体化的大学科协同创新方案,真干、实干、干实的。

活动期间还集中展示了一批我国主食加工业的新装备与新产品,安排参会代表实地考察了哈尔滨老鼎丰食品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佳明佳营养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黑龙江龙丹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示范企业。

与会代表参观主食工业化产品、加工装备展览展示

此次活动有来自全国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金融界和媒体界的代表共计400余人参加。代表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既是全国主食加工产业科技精英凝心聚力出良策、协同创新谋发展的一次隆重集会,也是全国主食加工科技成果和装备的一次深度展示,必将对我国主食加工“产、学、研、政、银”协同发展,推动主食加工业技术升级产生重要影响。

文章来源:http://www.nckj.org.cn/www/NCKJ/201710/929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