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热心肠先生】戴小枫:中央一号文件起草者,热切关注精准营养!

周四的夜晚,是热爱学习的“肠道小伙伴们”共同进步的美好时光,帮助你涨知识的“肠·道”演讲视频又来了!

 

今天为你分享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戴小枫教授,他是我国农业科技战略与政策的重要起草者之一,我们熟悉的“中央一号文件”、“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以及农业领域的一系列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立项建设材料,他都有参与。

 

在“肠·道”舞台上,戴老师高屋建瓴地向我们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农产品加工业的巨大机遇。让我非常兴奋的是,这位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者,在深入关注肠道、肠道菌群和精准营养!

 

这是一定值得你好好看看的演讲,请点击观看:

 

 

戴小枫教授的演讲着眼点很高,确实是高屋建瓴的。

 

他以“健康长寿的四大因素”开场,明确提出“饮食营养”在保证人类健康中的重大核心作用,并简要介绍了从原始农业到古代农业(传统农业)再到现代农业的历史进程,由此引出了农产品加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的农产品加工业的年产值已经超过22万亿元,是国民经济中排名第一的支柱性产业。而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即将突破1万美元的当下,农产品加工的首要任务目标,已经从维护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迈入充分注重“营养与健康”的关键阶段!

 

多学科交叉、营养组学和多组学工具被充分利用、肠道菌群的发现和深入研究都为精准营养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戴老师眼中,精准营养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研究不同人群的多层次数据,并结合食材、菜肴的普查大数据,为每个人提供个性化的膳食指导。

.

他总结出“精准营养”的三个阶段,现阶段通过营养膳食指南发挥指导作用,接下来要实现对特殊(特定)人群的膳食指导,最终将要实现针对每一个人的、全生命周期的、精准营养的个性化膳食指导的目标。

 

那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他认为在中国实现“精准营养”存在天然优势,在管理和经营方面,可以学习中医药房的传统模式;在技术方面,可通过基于工业4.0版本的3D和4D打印,为大众个性化的生产食品。

戴老师还简要介绍了他所在的农产品加工所也对“中国人的第三次膳食革命”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通过马铃薯主食化开发和风味改良,开发出了6大类300多种符合中国人口味和消费习惯的食物。

 

最后,他提出了未来实现精准营养的目标——通过营养的精准控制,维护人体健康,让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无论何时何地都“吃嘛嘛香,身体倍棒!”

 

 

老规矩,这个幻灯片的 ppt 或 pdf 版本会在“热心肠菌群”微信群里分享,感兴趣的专业人士可按照文末的方法加我个人微信,我会邀请备注了姓名和单位的专业人士进群。

 

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9e13UE8I1wT2IdbAHsisb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