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所内要闻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一行来我所调研交流

2018年3月15日,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袁龙江所长、李思经书记带领领导班子、中层干部一行9人来我所调研交流。戴小枫所长、王长江书记等所班子成员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戴小枫所长对农经所领导一行到所表示热烈欢迎,详细介绍了加工所的定位与目标、学科与方向设置、人才团队建设、科研平台建设、科研进展、成果转化、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进展。他表示,加工所克服困难,锐意进取,各项事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实现跨越发展的“诀窍”是“向改革要红利、向管理要效益、向党建要动力”,党的建设好比是研究所发展不竭的动力,改革就是发动机和点火器,管理好比是燃料决定着飞行的速度和效率,三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主要做法是:

一是党的建设是研究所事业发展的总开关。首先必须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始终坚持研究所是服务于实现党的政治纲领、政治目标和政治任务的国家级专业研究机构,研究所姓党、科研人员姓党、科研经费姓党、科研活动姓党、科研成果姓党、成果转化与应用姓党,一切服从党的领导,一切听从党的指挥,一切按照党的要求落实。加工所搭建了完整的基层党组织架构,将党的支部建到创新团队、课题班组上,贯彻“党指挥枪”的原则,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三严三实”“四风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牢牢把握和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不懈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用好,切实地达到让党员干部“红脸出汗”、“触及灵魂”的效果,扫清了思想障碍,补足精神之“钙”,真正做到党风正、所风正、学风正、人才正、成果正,达到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共同奋斗的目标。同时,实施文化建所,坚持每年举办新职工入职教育、青年职工家长会、新职工军训和中层干部集中培训等特色活动,全方位打造研究所文化,铸造出“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勇挑重担的脊梁精神、攻坚克难的亮剑精神”的加工所精神,形成了“头脑有武装、胸中有理想、肩上有担当、手上有作为、脚跟有立场”的文化和韩长赋部长批示的“四有”传统。

二是以党建带动改革,不断“建章立制”。加工所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建章立制、奖勤罚懒,从健全“门禁制度”开始,制定、修订涉及党建、廉政、纪律、行政、人事、科研、学术、推广、转化、基建、平台、基地、后勤、财务、物业、国合各种规章制度200多个,用制度的笼子管人管事,建立起完整的法制化、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全所职工在严格按制度、按程序、按规矩贯彻执行的过程中,切实提高了自身思想认识、纪律意识、业务能力与管理水平,彻底解决了加工所昔日纪律松散、管理混乱的问题。

三是将党建与业务相结合,加强管理创新。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履行“一岗双责”,建立一套分工明确、执行有力、监督有效的责任体系,塑造出轻简、扁平、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推行年度合同聘用制,实行末位淘汰制和课题班组包干制;建立分类考核的运行机制,实行按劳分配的激励机制;率先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课题组 “承包制”,组内人权、事权、财权由课题组长全权负责,通过科研人员优化组合、自由上岗,组内自负盈亏的模式,极大地提升和调动了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以创新工程为抓手,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需求,通过严格实行自然科学基金一票否决制、“国际导师制”、出访“四个一”制度等,创新成果产出不断取得新突破。

袁龙江对戴小枫所长毫无保留的经验分享表示衷心感谢。对加工所的业务管理水平、敢于动真碰硬的工作作风、取得的科研与成果转化实效和为农产品加工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欣赏和祝贺。他表示,农经所目前正在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期,通过调研学习了加工所在绩效考核、人员管理、成果转化及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管理理念、经验和做法,对如何切实解决本单位工作中的问题有了指引和帮助。

李思经书记表示,此次加工所之行深受启发,收获颇丰,对加工所务实的作风、严明的纪律、创新的管理理念、浓厚的“国家队”文化氛围印象深刻。她希望两所能够继续发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优良传统,担负起不同领域的历史使命,为发展现代农业保驾护航。

互动交流过程中,双方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在创新联盟、现代农业经济、农业科技园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此基础上强化深度融合,形成推动工作的新举措,共同助力农业农村事业发展。

调研中,袁龙江所长、李思经书记一行参观了农业部农产品加工质量与安全风险评估研究中心、粮油加工综合利用技术集成实验室、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加工所文化建设展示等。

戴小枫所长讲话

农经所袁龙江所长讲话

双方交流座谈现场

农经所领导一行参观农产品加工质量与安全风险评估研究室

农经所领导一行参观粮油加工综合利用技术集成实验室

农经所领导一行参观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