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所内要闻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2020年新年贺词

亲爱的同事、学生们:

木铎歌声辞旧岁,巍巍上庠启新篇。所有爱所敬业、勤耕不辍的职工,所有孜孜向学、拼搏进取的加工学子,所有桑榆非晚、奉献余热的离退休同志,在这新元肇启的美好时刻,我们谨代表所领导班子和所党委,向你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2019年,加工所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面向,两个一流”指示精神,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将理论学习与研究所实际工作相结合,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过去的一年是科研成果丰硕的一年。省部级奖获得重大突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1项,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科技创新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共113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94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 ,外观设计专利3项,国外授权发明专利5项。

——过去的一年是成果转化质量整体提升的一年。全年新增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同比增长12.4%,合同经费同比增长8.2%,到账经费同比增长20%。改革传统转化模式,推动股权合作、挂牌共建、销售分红等合作新模式落地;创新科技成果宣传推介方式,建立产品展示中心、开展“每日一成果”微信发布、入驻快手平台;加快“三创”团队培育,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虚拟研究中心,培育成果转化新的增长点。

——过去的一年是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工作取得实效的一年。成立乡村产业振兴研究中心,对接吉林省、安徽省合肥市和黑龙江省木兰县政府,探索建立省、市、县三级区域乡村振兴模式;为百余家企业提供主食加工、果蔬休闲食品加工和功能性食品加工等技术服务,帮助企业实现技术升级和产品换代;承担农产品加工百强企业发布、农村创新创业实用技术征集、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第22届全国农产品加工投资贸易洽谈会和南京双新双创博览会实用技术展等活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战略实施。

——过去的一年是扎实推进科技扶贫工作的一年。制定科技扶贫行动实施方案,将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纳入创新工程和科研人员考核体系;主要领导带队深入“三区三州”,为南木林县、八宿县、策勒县、河南县及共和县提供技术指导,累计42人次参加扶贫调研与对接;在西藏自治区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累计培训农业技术推广干部200多人,赠送技术图书250本。王凤忠所长荣获2018年度“扶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加工所荣获2019年度“扶贫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过去的一年是人才与团队建设成效明显的一年。调整内设机构和管理层结构,建立8个行政单元和8个研究中心;大力推动干部年轻化,领导班子50岁以下人数达到50%,40岁左右处长占比20.83%,35岁左右副处长占比16.67%;强化领军型人才培养,按照“团队首席、中心主任、支部书记‘三位一体’”原则,遴选业绩贡献突出、在本领域具有较高权威的专家担任团队首席和中心主任,赋予首席对团队/中心发展决策权与人财物权;建立创新团队资深首席-首席-副首席接续机制,聘任8名青年骨干担任副首席;肉品加工与品质调控创新团队获得2019年度院优秀创新团队,1人入选院“青年英才”,3人晋级研究员、6人晋级副研究员,6人获得2019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教师荣誉称号,32人次获得各类上级表彰。

——过去的一年是院地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年。改思路、明方向、建机制、强队伍,切实推动落实合肥院和木兰院的建设;在合肥院模式基础上,升级打造“潍坊模式”,与潍坊市政府、中国食品谷、寒亭区政府达成协议,共建“中国食品科学与加工技术研究院”;积极参与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西部农业研究中心和深圳食品谷建设,在山东潍坊市、河南驻马店市和西藏自治区等地布局建设创新基地,建立“政府+研究所+国企平台+产业联盟”合作平台,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和人才聚集高地。

新的一年孕育新的希望,新的征程谱写新的辉煌。2020年,希望全体加工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朝着世界一流研究所的宏伟目标,为实现营养健康梦、加工梦、现代农业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扎实奋斗。

值此春节即将来临之际,谨向大家的倾情奉献和卓越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恭祝大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鼠年大吉!

祝愿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王凤忠  王长江  王  强  赵俊辉  张德权  邓红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