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所内要闻

加工所揭示了CaCl2辅助微波破乳机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在乳液破乳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JCR一区,IF=8.5)。加工所2021级博士研究生郭鑫为论文第一作者,王强研究员与焦博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1A20270)和新疆油料体系项目(XJARS-05)等资助。

在水酶法提取花生油与蛋白质的工艺中,常因乳相富含磷脂、蛋白质等强乳化成分,形成油体乳液,导致油相与乳相难以有效分离,制约油脂提取效率。盐辅助微波破乳作为一种高效破乳方法,其具体机理尚不明确。

研究团队优化了CaCl₂辅助微波破乳工艺,确定在10 mmol/L CaCl₂与500 W微波处理2分钟的条件下,破乳率由对照组的36.0%提升至92.2%。研究进一步从油体乳液及其内源蛋白两个层面系统解析了破乳机制。结果显示,CaCl₂辅助微波处理使乳液平均体积粒径增大89.3%,Zeta电位绝对值下降44.9%,表面蛋白浓度降低25.6%,黏度显著上升;显微镜观察可见油体界面膜破裂,油滴聚集明显,蛋白界面张力上升,荧光强度下降50.7%。研究表明,该处理通过改变内源蛋白结构与界面特性,影响乳液粒径、电位、表面蛋白分布及微观结构,从而有效诱导破乳。

该研究明确了CaCl₂辅助微波破乳的机制,为解决水酶法提油过程中破乳难、提油率低等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将推动水酶法在植物油制取中的进一步应用。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25.147198

wechat_2025-10-22_165250_621.png

花生油体乳液的CaCl₂辅助微波破乳机理分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