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所内要闻

加工所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合作计划

11月12-13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办的“黄萎病研究专题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农业部西部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大基因等21家海内外科研单位、高校、企业的70多代表参加会议。研讨会由戴小枫研究员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国家处徐明处长、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Krishna Subbarao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徐明处长表示,近年来加工所加速推进国际化进程,通过签署国际合作协议、建立国际合作平台、举办品牌国际会议、实施“国际导师制”、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出国进修等方式,不断拓宽和深化与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国际组织、知名企业的合作,引领食物营养与健康科学前沿,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农科院“三个面向”总要求,为中国农科院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科研院所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衷心祝愿本次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期待这项学术研讨活动能够发展成为中国农科院有害生物防控领域的标志性国际合作平台。他表示,国际合作局将一如既往支持加工所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促进科技创新和共同进步,造福世界。

Krishna Subbarao教授表示,黄萎病是植物病理学的世界性难题,前人围绕病原、流行、侵染、为害、抗性、防控等方面已经积累大量工作,但黄萎病防治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需要全世界科技工作者联合协作、携手攻关。中国因独特的农业生产模式在黄萎病研究上具有丰富的菌种资源和深厚的研究基础、具备强大的科研队伍,必将在农产生产黄萎病防控工作上做出重要贡献。他表示,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愿意在2017年与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签署国际合作协议的基础上,与中国黄萎病研究同行一道发起国际合作计划,推进黄萎病防控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发展。

戴小枫研究员回顾了黄萎病百年研究历史。该病作为与马铃薯晚疫病并列的世界头号检疫对象,可侵染8科600多种寄主植物,是典型的土传病害。由该病引起的农作物减产年均损失数十亿美元,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安全,成为植物病理学的世界性难题,也是各国政府和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重大病虫害防治研究工作,上世纪70-80年代,农业部组织了全国70多家科研院校及推广单位共300多名科技人员成立了“中国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协作组”,为我国棉花枯萎病防控做出了不可取代的历史贡献。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经济发展、人类商贸活动、耕作制度、种植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加之黄萎病自身的诸多性状导致其发生、为害的寄主类别、流行范围、经济损失此消彼长,呈现寄主范围扩大、为害加剧的趋势,成为人类需要长期研究解决的难题。

20位国内外特邀专家先后围绕黄萎病病原、流行规律、种群结构演化、致害机理、寄主抗性等多个方向和角度进行了专题报告。华中农业大学张献龙教授团队、河北农业大学马峙英教授团队、浙江大学张天真教授团队和中国农业大学侯玉霞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朱荷琴研究员等从棉花抗病基因挖掘、功能鉴定与应用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美国土传病害首席科学家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Krishna Subbarao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郭惠珊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胡小平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赵君教授、河北省农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李社增研究员、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杨星勇教授、新疆农垦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刘政博士、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王永林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张丹丹博士等分享了黄萎病病原鉴定、流行规律、微菌核形成、为害机理等研究进展;美国农业部西部研究中心Steve Klosterman博士和华大基因张耕耘副院长就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在真菌基因组解析的应用做了详细报告。

针对未来作物黄萎病研究方向与重点,戴小枫研究员认为,围绕为害寄主范围扩大,伴随当前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学研究已经由传统的正向、反向遗传学研究向多组学研究转变,充分利用多组学融合新技术,找到新契机、提出新观点、发掘新思路;要进一步深化黄萎病研究的国际合作,多领域、多角度、多方联合开展深入研究讨论并发起国际合作计划,共同为推动黄萎病防控基础与技术研究贡献智慧。

本次研讨会还讨论发布了全球大丽轮枝菌组学“Verticilli-Omics”计划,加工所有害生物防控团队陈捷胤博士代表与会专家汇报了“Verticilli-Omics”计划的总体目标、研究任务、组织方式、数据与成果共享等内容,得到广泛好评。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国家处徐明处长致辞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Krishna Subbara教授致辞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戴小枫主持会议

国内外专家专题学术报告

国内外专家专题学术报告

研讨会现场

代表合影留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