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成果转化

“辐照食品检测鉴定技术与应用”项目通过农业部科技成果鉴定

2011年6月10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哈益明教授主持的“辐照食品检测鉴定技术与应用”项目,在北京通过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成果获得2004年至2010年农业部农业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的资助。
    辐照食品是为了达到抑制发芽、杀虫、杀菌和延长货架期为目的经过电离辐射处理的食品,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产业规模也越来越大。为了贯彻执行辐照标识标签的强制要求,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避免出口企业技术贸易壁垒,保障产业的有序发展,项目开展了辐照食品检测鉴定的5种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组在《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发表SCI论文2篇,在《中国农业科学》、《农业工程学报》、《食品科学》、《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等EI和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6篇;获得国家专利1项(专利号:ZL 20051010598X),申请国家专利2项(申请号:200810102864.9和200810019617.2);制定农业行业标准3项,地方标准2项。
    该成果的技术创新主要有:(1)在国际现有基础上,建立了更为简便、快速、准确的热释光法、气相色谱分析挥发性碳氢化合物法、气质联用分析2-十二烷基环丁酮法、电子自旋共振法等辐照食品检测鉴定技术和方法。(2)在热释光检测方法中,建立了差异化的制备分离硅酸盐的工艺流程;依据热释光强度与辐照剂量的线性关系建立了附加剂量方式追溯辐照食品初始剂量的方法。(3)在气相色谱分析挥发性碳氢化合物方法中,创新地给出了1,7-C16:2和8-C17:1样品辐照与否定性判定的两种标识性碳氢化合物及其最小检出限。(4)首次将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应用于标识性碳氢化合物气质联用鉴定方法,具有快速分离检测、操作简便、样品使用量少、无需使用有机溶剂、测量准确等优点。(5)建立了快速、简便的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气质联用定量分析含脂食品特异性辐解产物2-十二烷基环丁酮的检测方法。(6)探明了含纤维素辐照食品的电子自旋共振(ESR)波谱特征及信号强度与辐照剂量的关系,建立了ESR信号强度、辐照剂量和贮藏时间三者的数学模型,估算剂量与实际原初剂量误差小于1 kGy。
    该成果覆盖了应用辐照技术处理的各类食品,形成了3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填补了我国辐照食品检测鉴定标准体系的空白,并在我国进出口检验检疫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政府监管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鉴定委员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的整体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相关成果的研究,对保障辐照食品产业的规范发展必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