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科研进展

健康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京成立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中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将迎来重大变革,守护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繁衍发展的传统中医药,也将会在这里找到与“前沿科学”对话的工具,从而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10月25日,由曾益新、倪光南、孙九林、贺福初等20多位院士联合倡议;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协和医学科学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单位发起发起的健康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成立。
    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彦峰表示,在信息化时代,解决国家的各项难题都需要大数据的支撑。在医疗健康领域,除了三级医疗体系的推进,还需要借力信息化比如远程医疗来降低成本、提高人民的健康服务水平和全覆盖。
  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刘德培院士表示,科学数据作为信息时代最基本、影响面最宽的科技创新资源,具有显著的科技推动能力、投资引向价值和决策支撑作用。它能够从根本上满足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等多种需求,是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德培说,“2002年在科学数据共享的会议上,我们提出了医学科技数据共享平台的可行性报告,2003年在科技部立项,2005年作为国家基础平台建设得到技术支持。国家人口健康科技共享平台依托于科研院所,共有6个中心,参与平台建设和运营维护的人员超过6100人,现在有14个平台,团体注册用户有6600个,为政府决策科技创新提供数据资源和人口健康服务。接下来,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初步拟定‘十三五’规划:第一,在前两次数据资源的调查基础下,建立第三次数据资源的调查;第二,对科学数据共享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完善适应大数据的要求,做好数据的分类标准、医学数据标准和数据服务标准;第三,加强数据资源建设,为国家慢病防控整合资源;第四,提高数据共享水平,今年建立了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两个数据库,将临床中西药学等数据资源分别整合到两个数据库,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数据服务。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服务范围,增加受益人群。希望在联盟的支持下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能力,为全民健康提供服务。”
  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曾益新院士指出,联盟的成立对政府、医院、企业等都很有意义,但如何整合,如何规范化、标准化,如何协同是个挑战。希望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大数据联盟打破“数据孤岛”的现象,呼吁联盟做出实质性的贡献,为中国医药事业发展、自主创新提供帮助。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倪光南院士表示,从中国当前医生和患者人数比来看,可能几十年都赶不上发达国家,但通过大数据则有可能快速赶上发达国家。“大数据还会带来看病模式的改变,比如以前都是有病了再去看,而通过大数据可以分析个人的健康状况,在疾病尚未发生时就去预防。”
  海军计算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沈昌祥则强调,数据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是重中之重。
  据介绍,该联盟旨在统筹国家战略规划、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与国家行业治理等关键要素,构造中国健康事业的核心引擎,推动“互联网+健康”战略行动,促进国民健康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联盟将致力于构建国家顶级大健康创新战略智库,制订国家顶级健康大数据标准体系,创立国家顶级健康大产业融合平台。
  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杨利明表示,联盟将建立“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多领域科技创新、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和多维度促进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形成“产业需求为导向,企业创新为主体,共性技术为核心,检测认证为依据,专利产品为特色,技术标准为引领”的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大力推动大数据技术与中国的健康医疗事业融合发展,并为中国的健康医疗事业树立全新的价值评估体系。
  在当日举行的健康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仪式上,与会代表共同发布的《国民健康宣言》指出:中国的医疗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医疗卫生资源分配极端不平衡,老少边穷地区的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相当严重,国家传统的医疗投入方式难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必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布实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与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健康中国的早日实现。
  据介绍,健康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未来将在以下方面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一是开展大数据相关的国家战略、政策和规划研究工作;二是开展健康大数据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三是编制和推广健康大数据相关标准规范体系;四是搭建国家大数据共享与监控平台;五是推进产业生态系统不断完善;六是促进信息交流与国际合作;七是培养人才队伍;八是孵化科技与产业创新项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