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人民政协报】农产品加工“卡脖子”技术仍待解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人员在介绍农产品加工情况

 

用甘薯茎叶低温干燥后制成的青汁粉,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矿物质;烤红薯极速降温之后的冰红薯,可以吃出冰淇淋的味道;用花粉加工成的美食;马铃薯制成的糕点……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举行的“科技创新引领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感受到,科技创新正展开双翼,为农产品加工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科技贡献率达到63%

“202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23.2万亿元,较上年增加1.2万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7.5%。当前科技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贡献率已达到6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介绍说。

农产品加工横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领域,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柱性产业。通过973计划、863计划、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实施。在生鲜农产品动态保鲜与冷链物流、产地初加工、小麦制粉、低温榨油、冷却肉加工、传统食品工业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制粉、榨油、榨汁、畜禽屠宰分割等关键核心装备实现从依靠引进向自主制造转变,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了由整体跟跑向“三跑”并存转变,科技为农产品加工业长久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王凤忠介绍说,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质量安全团队、加工所真菌毒素团队与国内优势科研团队协同创新,首创3种黄曲霉毒素高灵敏现场检测技术,开发出17种试剂盒和3种检测仪器,破解了黄曲霉毒素现场检测灵敏度低、假阳性率高的难题;合力攻克了粮食收储运、干燥加工等环节的关键技术,建立了全程绿色高效保质减损技术体系,在中央储备粮库、海关口岸、蒙牛乳业等主要领域单位和湖北、山东、河南等22省市国家粮油风险监测与风险评估中应用,提高粮油质量安全水平,减少了污染损失,使大宗粮食储运流通损耗不超过5%,每年挽回总产量2%的粮食损失,相当于约1亿人一年的口粮。

随着农产品加工与物流保鲜技术的突破,以“安全、营养、美味”健康食品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流通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新一代工业革命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业生产制造、流通消费等领域的应用,催生了一批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娱乐、农事体验、创意创业、科普基地、特色小镇、民俗文化、乡风乡愁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新经济和新格局。

关键技术面临“卡脖子”问题

“关键酶制剂和配料依赖进口,许多农产品加工重要环节均涉及酶的应用,当前,酶制剂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中国酶制剂市场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王凤忠介绍说,技术上来说,国外垄断了主要的菌种专利,并且国外基因工程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而国内技术还相对落后,发展受制于人,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和市场多元化消费需求,严重供给不足。

“我国生鲜农产品减损保鲜与物流技术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处手工、半机械化阶段,存在两大技术短板:缺乏绿色精准的减损保鲜技术,现有技术装备靶向性低、精准性差、绿色环保性不高;缺乏智能化的冷链物流技术,现有冷藏与物流技术设施设备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低,在途监测不到位、控制不精准,运行成本高。”

王凤忠介绍说,农产品经过加工之后交易变成商品,才能增加更大的附加值。数据显示,我国农产品从初加工到深加工、生鲜到熟制的梯次加工技术缺乏,利用不足,深度不够,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中国当前农产品加工率约为67.5%,尤其深加工技术普遍落后于发达国家10-20年,各种高新加工技术应用不普遍,严重制约产业发展。

“目前,在我国粮油、果蔬、畜禽、水产品加工过程中,加工共产物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仍是可增值的加工原料,但由于工艺落后、装备简陋,新兴企业收集和储运成本高,加工链条短、增值空间小等一系列问题,近60%的共产物没有得到高值利用,只能低值化处理,作为废物丢掉或简单堆放,对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王凤忠表示,我国农产品加工装备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一些领域加工装备研发落后于技术工艺,国产关键设备性能有待提升,不少技术还停留在实验室或中试阶段未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在精准营养、智能制造等领域前瞻性不足。

多措并举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坦说,在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方面,中国农科院作为农业科研国家队,明确提出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等重点任务。

“要重点做好加快构建全国一盘棋的协同创新体系。”孙坦认为,要以国家农产品加工研发体系、全国农产品加工院所长论坛、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学科群等组织为抓手,围绕一村一品、产业强镇、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农业农村部中心工作,团结兄弟单位发挥区域优势、分工协作,有序推进联盟、学会、协会等管理运行,搭建产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构建独具特色、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联合体,完善全国一盘棋的协同创新体系。

“加强基础性与基础原始创新。”孙坦介绍说,针对我国农产品采收、贮运、保鲜、加工、质量安全、营养健康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的问题,开展农产品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安全品质的“四维”品质评价、农产品采后生理病理机理、贮运环境精准控制机制、加工品质保持原理、加工过程组分互作和品质调控机理、功能成分营养健康机制等基础理论研究;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我国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与营养基础理论体系,为我国农产品加工适宜性评价、采收贮运、保鲜物流、加工技术研发和装备研制、营养健康产品创制、质量安全控制提供理论支撑。

“针对我国农产品采后损失重、加工转化率低、核心加工装备依赖进口等问题,重点突破农产品自动化采收贮运、绿色保鲜、在线分级分选、产地初加工、全组分梯次利用、传统工艺再造、功能因子稳态化等农产品现代化加工保障共性关键技术。”孙坦表示,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研制一批连续化、规模化、智能化“收贮运加检”核心装备、专用装备和成套装备,基本实现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自动控制。

“全力推进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孙坦认为,坚持“协同、升级”的原则,联合国内优势科研机构共同筹建农产品加工与贮运国家重点实验室,并积极争取农产品产后减损重大科学设施支持;以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学科群重组工作为契机,完善学科群内区域性、专业性、产业性重点实验室布局;牵头构建全国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实验室体系,以绩效考核推进开放共享。

文章来源:http://dzb.rmzxb.com/rmzxbPaper/pc/con/202104/01/content_439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