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所内要闻

全国农产品加工院所长座谈会在武汉召开

5月22日,2025年全国农产品加工院所长座谈会在湖北武汉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现武出席大会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武、任发政、单杨,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农产品加工指导司)农产品加工处处长梁苗、科学技术司科技规划处副处长李梦婕,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副局长郑军、重大任务局副局长柴秀娟、发展建设局发展改革处处长王贺,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陈志勇、乡村产业发展处(农产品加工指导处)处长李琛、科技与人才处处长柯枫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游艾青,农业农村部食物营养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凤忠、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所长张扬勇和全国农产品加工领域专家学者200余人参会。游艾青、陈志勇在开幕式上致辞。加工所副所长刘蓉蓉、庄严分别主持开幕式和座谈会。

刘现武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全球科研范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我们更要深刻认识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瞄准世界农业科学中心的建设目标,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科技水平。一要加快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和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前沿技术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创新应用,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二要推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围绕农产品智能分等分级、高效分切分割、适度减菌杀菌、绿色烘干制冷、智慧包装储运等薄弱环节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三要强化加工领域的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优化科技创新组织机制,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体系,共谋“十五五”农产品加工科技发展方向,助力做足“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大文章。

梁苗就“‘十四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及‘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工作举措”进行了政策宣讲,概述了“十四五”期间工作推进情况,解读了《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他表示,要始终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做足“三头三尾”文章、推动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含量、质量水平和品牌价值全面升级,切实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座谈会上,李培武院士、单杨院士分别作“大食物观下农产品食品安全研究的思考”“十五五国家农产品加工储运科技专题战略研究”报告。来自国内20余家农产品加工领域高校、科研院所有关领导围绕“‘十五五’亟待解决的产业科技问题”“前沿交叉学科赋能食品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地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三大主题开展了深入讨论,聚焦食物安全、人工智能、精准营养、新型材料、食品生物制造等领域的热点问题充分交流了意见,并分享了以科技助力湖北、新疆和大湾区等地农产品加工业创新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刘蓉蓉在座谈总结中指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当前仍面临诸多依靠传统技术改良难以突破的关键技术难题。要强化源头创新、自主创新,推动农产品加工与前沿学科、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努力取得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成果,为产业变革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要瞄准产业现状与痛点,贴合实际生产场景,提升试验成果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加速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要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实现互通有无和上下衔接,更好地促进协同创新,合力服务产业发展。她表示,作为全国农产品加工院所长座谈会的主办单位,加工所将持续发挥好策划者与组织者的作用,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科研院所搭建交流协作平台,促进单位之间的深入了解与合作,共同绘就“十五五”农产品加工事业发展宏伟蓝图。


image.png

李培武院士作报告


image.png

单杨院士作报告


image.png

游艾青致辞


image.png

陈志勇致辞


image.png

刘现武在开幕式上讲话


image.png

梁苗进行政策宣讲


image.png

刘蓉蓉在座谈会上讲话


image.png

大会现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