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普及» 科普活动

【中国农业新闻网】马铃薯主食化科普活动走进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小

营养健康战略,从娃娃抓起

——马铃薯主食化科普活动、个性化精准营养与3D打印技术走进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小

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 记者 王壹  文/图

11月22日下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全国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国家马铃薯主食化项目组专家成员张泓走进中国农科院附属小学科学教室,为二年级和三年级的部分同学们带来了题为《中国人饭碗里的新成员——马铃薯主食》的讲座,努力让更多的家庭了解马铃薯主食化国家战略,为家庭带来营养、科学的生活方式。

张泓研究员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讲解了马铃薯的种类以及其作为主食的种类、战略意义以及营养价值,并和同学们分享了生活中如何选择土豆等小窍门。最后,张泓和大家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个性化精准营养与3D打印技术,让学生们现场观摩工作人员现场用食品3D加工技术制作马铃薯主食的过程,并让同学们现场品尝。

张泓表示,马铃薯与其他主粮相比可以储存更长时间。随着全球人口快速增加,当出现粮食危机时,马铃薯可以拯救人类。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启动马铃薯主食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为稻米、小麦、玉米外的又一主粮。预计到2020年,有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

张泓告诉记者,随着我国社会全面进入营养健康新时代,营养健康将是我国农业发展新的历史使命、战略目标、优先领域和重点。中国农科院加工所瞄准健康中国战略需求,将国际前沿精准营养的概念与智能制造3D打印技术结合,围绕食材营养大数据构建、食物加工适应性评价、研发3D打印食品加工技术、食品3D打印智能制造装备,开发精准营养3D打印食品,精准营养健康功能评价与个性化服务等核心技术与方法,创制糖尿病和肥胖病等特殊人群的精准营养配方,不同食物打印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流变性能、机械性能和加工适应性,创建挤出型精准营养可塑性食物打印原料库,突破精准营养3D打印关键技术、装备和数字化成型技术,研制出系列固态粉状、液态可塑性食物打印原料,实现精细物料、精益制造、精准营养和仿生化制造的食品生产。

据了解,个性化精准营养与3D打印技术成果近年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加工所所长,团队首席科学家戴小枫的带领下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也作为农业农村部唯一代表性成果参加“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和 “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唯一的科技成果展,是建国以来农业领域第一个被国家历史博物馆永久馆藏的颠覆性重大成果,多次参加国际重大外事接待活动,整体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农科院附小科学老师李卫红告诉记者,本次活动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小2018-2019学年科技节系列活动之一,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加工所的专家们带来的一场公益性质的科普讲座,旨在体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三农领域的权威科研机构对于科学知识普及的社会责任担当。

文章来源:http://www.farmer.com.cn/xwpd/dfny/201811/t20181125_1418857.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