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农民日报】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2025年工作会议暨未来食品与营养健康会议举行

11月3日至5日,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2025年工作会议暨未来食品与营养健康会议在江苏省泰兴市举行。会议全面总结了“十四五”期间研发体系的工作成效,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蓝图,凝聚体系合力,共同推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副书记、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负责人刘蓉蓉系统回顾了“十四五”期间研发体系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的成就,提出了下阶段及“十五五”工作内容与目标。“十四五”以来,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紧紧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战略,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产业服务为纽带、智库支撑为延伸,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发表SCI/EI论文近万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00余件,研发新产品2000余种,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300多项,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粮食、油料、果品、蔬菜、畜产品、茶与饮品、特色农产品及装备制造等8个专业委员会分别进行了工作报告,清晰勾勒出各重点领域的技术进展与产业布局。

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国家禽肉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国家薯类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国家中药材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和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负责人分享了产学研深度融合、技术成果落地与带动区域产业发展方面的经验,为国内同行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

会上,由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农产品加工指导司)指导,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专家团队联合编写的《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报告(2024)》正式发行。

“十四五”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体系持续完善。在农业农村部指导下,截至2024年底,全国累计布局建设42个部级农产品加工学科群重点实验室、46个部级农产品加工技术科研试验基地,264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及专业分中心,形成覆盖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应用的创新网络。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超10万家,同比增长5.4%;实现营业收入17.99万亿元,同比增长0.8%。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3.1%,持续发挥稳增长、促就业的支柱作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2.65∶1,年均增长0.06以上。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5%,比2019年增长7.5个百分点,产后损耗显著降低,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企业梯队建设成效明显,截至2024年底,全国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万多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285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23万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86万家,形成了大中小协同、区域覆盖广泛的龙头企业集群。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报告(2024)》涵盖粮食加工、油料加工、果品加工、蔬菜加工、畜禽加工等9个产业发展子报告及若干专题,通过翔实数据系统总结行业发展现状,梳理重大科技进展,分析头部企业情况,研判未来发展趋势,为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等主体充分把握行业发展动态、制定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会议期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和泰兴市农产品加工园区合作共建的“中国(泰兴)农产品未来加工创新研究院”正式启动运行。

原文链接:https://newapp2.farmer.com.cn/share/#/news_detail?contentType=5&contentId=231096&cId=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