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所内要闻

潘利兵副局长在全国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联盟2017年年会上的讲话

编者按:

2017年8月9日-10日,在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的支持指导下,全国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联盟2017年年会在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举行。会上,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潘利兵作了讲话,现将讲话印发给你们,供各地借鉴参考。

 

在全国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联盟2017年年会上的讲话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潘利兵

(2017年8月9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初秋时节,我们在美丽的陕西省西北门户、享有“中国马铃薯特产之乡”、“中国马铃薯美食之乡”美誉的榆林市定边县,召开全国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联盟2017年年会,行业内的众多企业、专家、代表共聚一堂,交流工作成效经验,分享产业发展成果,探讨业内热点话题,共商产业发展大计,很有意义。在此,我代表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向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借此机会,我和大家交流三个方面的看法。

一、充分肯定产业开发三大成效

农业部高度重视马铃薯主食产业开发,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来抓。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出项目中安排专门经费支持“育繁推加销”一体化发展,加强与马铃薯相关的技术集成基地建设,加快技术装备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强技术培训等。此外,还指导组建了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联盟,这是推动马铃薯主食产业开发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和抓手。产业联盟成立两年来,通过有效地探索新机制新模式,促进了各单位资源要素在战略层面的有效结合和开发利用,产生了良好效应,在加速推进马铃薯主食产业开发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带动产业领域关键技术和装备取得新突破。比如,针对面团成型困难等问题,建立了原料复配调控方法,创建了马铃薯中式主食加工原料评价方法,夯实了马铃薯主食开发基础。创制并改进双螺杆原料输送、研磨挤压成型等挤压类产品混炼降本提质技术,鲜薯切粒与大米混合料一步挤压成型技术,产品生产成本降低30%以上。发明一体化仿生擀面、恒温恒湿面带智能熟化、定量挤丝等核心装备,成品率提高10%以上。

二是促进产品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取得新进展。以马铃薯全粉、生粉、原薯、薯泥为原料加工的马铃薯主食产品种类不断增多,实现了三大类200余种产品工业化、自动化、规模化生产。全国九省七市50多家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新装备,近3年累计生产马铃薯主食产品18.9万吨,销售额45.4亿元,为社会创造新增经济效益8.9亿元,带动新增马铃薯种植面积2000万亩,平均每亩增加效益300元,新增6000多个就业岗位。

三是提升产业发展影响力和美誉度取得新成效。CCTV、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网等众多国内主流媒体对马铃薯主食加工研发成果进行广泛报道和高度评价。应邀参加世界马铃薯大会主食开发国际研讨会、FAO年会等国际学术交流会60余次,受到海外同行、媒体的广泛关注与赞誉,美国《华尔街日报》、HBO电视台等国际媒体也对创新成果进行了专题报道。通过广泛宣传,马铃薯主食消费逐步为消费者所认可,部分大城市正引领消费时尚。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管理部门、科研院所、马铃薯主食加工企业和产业联盟各成员单位积极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对大家尤其是联盟成员的辛勤努力和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深刻认识产业发展三大趋势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信息化等新技术的加速应用,主食加工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趋势、新特点,需要我们更加关注。

一是要更加关注新技术新装备。有专家指出,人类正进入以互联网技术、工业智能、生物技术等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这次全新技术革命是继蒸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后的第四次技术革命。对应工业来说,就是工业4.0,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正引领产业变革,全球制造业格局正面临重大调整,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中低收入国家争夺中低端制造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对我国形成了“双向挤压”;从农业来说,生物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不断取得突破,也将对良种育繁到生产加工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开发,要紧紧抓住技术加速创新、应用不断深入的契机,加快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推动与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升级换代。

二是要更加关注新业态新模式。当前,信息化、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延伸了产业链条,模糊了产业边界,创新了居民消费方式,重构了利益联结机制,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激发了经济发展的新活力。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引领,促进产业相互渗透和交叉重组,加工前延后伸、农业接二连三、休闲农业接二连一,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实现优化重组。以中央厨房、产地直销、社区直供、食物短链等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也不断涌现。因此,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开发,要紧紧抓住业态创新、模式创新的契机,加速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延伸产业链,更加注重加工前后两端的开发,提升价值链,重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新业态、应用新模式。

三是要更加关注新需求新消费。当前,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的发展,主食消费形式和产品需求越来越多样。即食食品、连锁店供给食品和快餐食品等方便化主食受到消费者的广泛青睐,网络外卖群雄并起、用户粘度越来越高;以畜禽、水产品、果蔬、豆类等为原料、含多种营养成分的菜肴等家庭餐桌食品,开始加入到主食产品行列,杂粮、马铃薯等各种健康主食正在引领主食消费时尚潮流,营养化需求越加广泛;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关注,成为消费“痛点”和“痒点”;适宜婴儿、学生、病人和老年人等不同消费群体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的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功能化食品正逐渐走入普通家庭。因此,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要紧紧抓住新需求新消费,大力开发新产品,更加重视品质和品牌,让人们吃得更方便、吃得更健康、吃得更安全。这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导向,只有顺应这个导向,产业才能得到大发展。

三、准确把握产业联盟三大要务

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联盟成立两年来,对如何发挥联盟作用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今后,如何适应新形势需要,更好地发挥作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始终围绕联盟的功能定位,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大家愿意参加的相关活动,汇聚整合相关力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实现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合作共赢,不断提高权威性,扩大影响力,做产业发展的推动者、政府决策的支撑者、规划实施的践行者、行业自身的代言者。要始终把握好三大要务:

第一,明确工作重点。从联盟的功能定位出发,工作重点有三项:一是加强调查研究。发挥联盟成员多、地域广、专业强的优势,组织开展不同主题的专题调研,梳理行业标准、安全监管、科技研发、财税、土地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析行业发展态势,不定期发布行业咨询报告,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二是开展行业自我服务。定期征求联盟成员关于技术创新、装备创制、原料供应、培训交流、发展研讨等方面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自我服务,对技术装备需求开展择优推荐、联合攻关,对供销合作需求开展优势对接、洽谈交流等。倡导联盟成员积极使用专用加工原料、采用先进技术装备、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开发丰富多样产品、保障质量安全卫生等,逐步实现行业的自我升级。三是承担公共项目。组织联盟成员积极承担标准制修订、技术装备研发、行业宣传引导等方面的公共财政项目,勇于担当政府购买服务的承接方,真正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第二,健全体系队伍。联盟的主体构成要进一步扩大。从产业链、价值链看,马铃薯主食加工业涉及原料供应、装备供应、技术服务、加工生产、物流服务、销售终端等多个产业环节,要广泛吸纳诸如种薯、种植、加工、物流、商超、装备等企业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加入联盟,也可在条件具备时进一步引入部分金融、保险等加入联盟。同时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大型和小型、企业和农民的关系,注重联帮带,不唱独角戏,而要唱好大合唱。联盟的运营团队要进一步专业化。这方面我们有很多参考借鉴,诸如我们的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设置秘书处及各专业部门,有统有分,分工合作,关键是遴选出一批热心公益事业、具备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家代表、科研院所代表,牵好头、带好队、服好务,为联盟成员搭桥建路,共商合作、共谋发展。运营团队要根据联盟发展实际,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和工作计划,每年确定几项重点任务,并逐步转变为常态化工作。

第三,完善运行机制。这方面,一是要坚持服务宗旨。联盟要落实国家主食加工业、营养健康等战略,以增进人民福祉、服务产业发展、推动成员合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整合各方资源,加大产业协同,不断增强行业服务水平。二是秉持公平原则。对成员所有需求,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采取类似招投标的形式,在联盟内开展竞价服务、有偿服务,最终通过充分竞争、有效合作,以联盟为依托实现联盟成员的价值所在。三是探索运行模式。联盟前期实行专兼职人员并行,今后要逐步探索独立运营方式,为联盟成员提供更加专业的公共服务,为联合攻关、开展合作等创造更加有力的组织保障。

希望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联盟在农业部指导下,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凝聚共识,进一步准确功能定位,健全体系队伍,明确工作重点,完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努力成为具有权威性、影响力、社会性的行业组织,为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开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