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所内要闻

聚焦未来食品  共话营养健康

——加工所举办2025年未来食品与营养健康会议

11月4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办、中国(泰兴)农产品未来加工创新研究院承办的2025年未来食品与营养健康会议在江苏泰兴召开。会议汇聚了来自中国、荷兰、英国、沙特、新加坡等多个国家食品科学、营养健康、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跨界开展思想碰撞,分享前沿成果,搭建起促进国际产学研合作,共同探索未来食品产业发展的平台。

在会议主旨报告环节,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候任院长饶平凡教授以“重启代谢:食物在健康中令人惊叹的作用”为题,揭示了进食缓解饥饿感的深层生理机制,提出通过清除代谢副产物超氧阴离子,可实现新陈代谢“重启”,促进肌肉与肝脏中糖原向血糖转化的创新观点,为功能性食品研发提供了全新理论支撑;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孙东晓教授立足全球多重环境危机与健康挑战的时代背景,系统阐述了一体化健康与大食物观下食品行业的转型方向,聚焦研发创新新机遇,为行业突破发展瓶颈提供了战略指引;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新西兰奥克兰大学Geoffrey Waterhouse教授聚焦纳米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智能应用,分享了便携式有害物快速检测传感器的研发成果与产业化前景,为食品质量安全管控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国际马铃薯中心非洲区域主任Joyce Maru博士则从中非农业合作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甘薯、木薯等根茎类作物在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提升营养供给、增强气候韧性中的关键作用,为跨区域农业健康产业合作提供了实践参考。

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饶平凡教授作主旨报告

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孙东晓教授作主旨报告

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Geoffrey Waterhouse教授作主旨报告

国际马铃薯中心非洲区域主任Joyce Maru博士作主旨报告

为进一步聚焦细分领域深度交流,会议同步设置谷物精准营养、人工智能与食品产业创新2个分会场。

在谷物精准营养分会场,江南大学金征宇院士、国家粮食与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谭斌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学波教授、南京财经大学汤晓智教授、陕西科技大学姚晓琳教授、石河子大学周中凯教授、北京大学张召锋副教授、荷兰Food Physica Lab公司Clyde Don博士、英国Quadram研究所Fred Warren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郭波莉研究员等专家围绕碳水化合物科学、全谷物营养、低GI主食创制、功能杂粮开发、食品结构与健康机制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实践开展交流与讨论。

谷物精准营养分会场

在人工智能与食品产业创新分会场,邀请浙江大学张治坤教授、东南大学王进教授、吉林大学黄卉教授、国际马铃薯中心食物系统主任Mukani Moyo博士、非洲地区负责人Jan Low博士,沙特阿卜杜阿齐兹国王科技城Mazen Alharbi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张大川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纠松涛副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马培华研究员等国内外领域专家,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引领食品系统变革和在营养健康、产品研发、安全检测等全产业链中的前沿应用与未来趋势,为食品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注入新动能。

人工智能与食品产业创新分会场

本次会议的举办,为国内外未来食品与营养健康领域的深度对话搭建了平台,通过跨学科、跨国家的智慧交融,有效促进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的双向链接,为应对食物系统挑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