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所内要闻

加工所7人入选2025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近日,国际权威数据库发布“2025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该榜单基于引用次数、H指数等多项科研影响力指标,从全球科学家中遴选产生,客观反映科学家在各自领域的学术贡献。

此次,加工所王强、木泰华、佟立涛、毕金峰、石爱民、孙红男、张金闯7位科学家入选“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标志着加工所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获得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

wechat_2025-10-09_144655_226.png

王强,博士,二级研究员。长期致力于粮油加工与营养健康领域研究,创建花生等粮油原料加工适宜性评价与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及装备、花生低温压榨制油与饼粕蛋白联产关键技术及装备、新型植物基肉制品及植脂奶油等食品加工新技术。

wechat_2025-10-09_144647_753.png

木泰华,博士,二级研究员。针对我国薯类加工产业存在产品结构单一、加工导致营养损失严重、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低等瓶颈问题,重点开展薯类加工及副产物高值化利用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创新性成果。

wechat_2025-10-09_144633_299.png

佟立涛,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我国米制食品加工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研发大米半干法磨粉、专用菌发酵、绿色杀菌保鲜等加工关键技术及装备,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wechat_2025-10-09_144619_923.png

毕金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果蔬加工智造与营养健康理论及技术研究,开展果蔬物质基础挖掘与营养健康机理、果蔬加工品质形成机理与调控技术、营养健康食品精准设计与智能制造、果蔬资源梯次高值利用理论与技术、果蔬加工智造标准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等。

wechat_2025-10-09_144610_264.png

石爱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花生、核桃等植物蛋白研究,研发了加工适宜性评价技术与装备,创建高溶解蛋白绿色制备技术,揭示蛋白微凝胶颗粒与Pickering乳液“3D弹性界面膜”稳定机理,创新功能因子稳定性提升技术,开发出酸性可溶蛋白粉、植脂奶油、植物基冰淇淋等系列新产品。

wechat_2025-10-09_144558_374.png

孙红男,博士,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薯类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领域的研究工作,在薯类加工适宜性评价与专用薯种筛选、营养健康型薯类食品加工、薯类副产物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等领域取得创新性成果。

wechat_2025-10-09_144549_628.png

张金闯,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食品生物大分子挤压质构重组及新产品创制研究,取得了从蛋白质纤维结构形成机理到关键技术装备与重大产品创制链式系统创新与突破,实现了高水分挤压植物基肉制品从无到有的制造与生产。

加工所立足“国之大者”长期聚焦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营养健康三大重点领域,持续加强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营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培养凝聚了一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科研队伍。未来,加工所将继续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和农产品加工科技发展趋势,深化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双轮驱动,加快培育重大标志性成果,加快建设一流研究所,为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