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所内要闻

加工所研发了镓铜双金属纳米酶电化学传感平台实现畜禽肉新鲜度检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肉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创新团队基于二维层状双氢氧化物载体材料构建了一种镓铜双金属纳米酶电化学传感平台,实现了畜禽肉新鲜度的智能检测。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材料科学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JCR一区,IF=19.0)。2022级中比联合培养博士生宋光春为论文第一作者,张德权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2030086)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2100500)的支持。

肉类在加工、储存及分销过程中易因脂质氧化、蛋白质氧化降解和微生物腐败导致品质劣变。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是公认的肉品新鲜度理化评价指标,但其检测流程繁琐,难以满足现场、快速、便携需求。因此,开发快速、便携、智能的肉品新鲜度精准检测技术,对减少经济损失、保障公众健康及促进资源高效利用至关重要。

本研究选取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层间离子可调控特性的水滑石作为载体材料,通过共负载镓(Ga)与铜(Cu)双金属单原子,构建了Ga-Cu双金属纳米酶修饰的电化学传感平台。结果表明,该传感平台对挥发性胺的响应时间仅需4s,检出限低至5.9μmol,展现出优异的灵敏度与快速响应特性。进一步对室温和冷藏贮藏条件下的猪肉、牛肉、羊肉及鸡肉等开展了新鲜度快速检测验证,可有效监测肉品贮藏过程中挥发性胺含量的动态变化,实现新鲜度的实时、便携与智能评估。

本研究构建的镓铜双金属纳米酶电化学传感平台,通过材料创新与结构优化,突破了传统检测方法在时效性与便携性上的瓶颈,为肉品新鲜度的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了新型解决方案。相关成果不仅推动了纳米酶传感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应用拓展,也为二维功能材料在生物传感中的定向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与技术借鉴。

原文链接:http://doi.org/10.1002/adfm.202510909

image.png

镓铜双金属纳米酶电化学传感平台的制备与新鲜度检测流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