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所内要闻

2025年小麦籽粒质量营养与安全品质评价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8月27—29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办,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岗承办的2025年小麦籽粒质量营养与安全品质评价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录祥,加工所副所长刘蓉蓉出席会议并讲话。谷物加工与品质调控创新团队首席郭波莉研究员主持会议。

刘录祥指出,“十四五”期间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育成品种占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50%以上,支撑了全国44%小麦产区增产,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下一步,体系将强化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协同提升,加强适合中式面制品加工的专用小麦品种选育,结合高效种植栽培技术,在小麦全产业链集成创新上持续发力,为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刘蓉蓉表示,加工所承担体系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岗位工作,近年来针对灌水、盐碱地种植、储存等不同因素对小麦籽粒的影响,深入探究小麦品质物质基础演变和品质提升机制,努力构建从收获、烘储到加工的小麦全产业链提升技术体系。未来,加工所将立足产业发展新需求,着力强化科学研究、生产加工与品牌市场间的协同效能,推动小麦产业全链高质发展。

研讨会上,河南工业大学郑学玲教授、张玉荣教授,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沈秀丽高级工程师,法国里昂神经科学研究中心江滔研究员,加工所郭波莉研究员、张波研究员、张影全副研究员、李明副研究员等专家,分别以“我国小麦加工技术进展”“我国农户储粮技术与装备”“秸秆粪肥协同增效助力地力产能提升”“感官科学在食品生产中应用”“冷冻面制品产业发展及生产关键技术”“小麦蛋白特性及产业链创新”“糯小麦对面条加工品质的影响研究”“小麦Glu-D1位点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面条品质影响及调控”等为题,介绍各自研究取得的最新进展,分析产业发展趋势、需求与任务挑战。来自KPM科普曼公司、安东帕中国布拉本德的技术专家,分别介绍了科谱曼分析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以及布拉本德面筋聚集仪在谷物蛋白品质微量检测中的新方法。

研讨会还组织开展了小麦精深加工现场观摩和麦香味品鉴活动,体系20余位岗位科学家、试验站长和百余位技术骨干及企业代表参会。

wechat_2025-09-02_134700_100.png

研讨会现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