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 百家争鸣» 第2期:研究所定位

农科院加工所发展模式的思考

基础理论研究水平决定一个研究所的行业地位,而科技成果转化程度决定一个研究所的生存发展空间。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不仅可以大幅提升我所职工薪资待遇和整体创新水平,也可以为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提供助力。为加快推动加工所成果转化工作深而广发展,从自身工作角度出发,特有以下相关思考。

一、职能定位

以助力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为目标,打造农产品加工综合性研发平台、科技创新与产品改进集成平台、企业培育与产业升级的孵化平台。具体如下:

(一)打造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研发平台。坚持科研领先原则,在巩固现有各级各类研发项目与政策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政府资源与关系网络,通过创新合作机制,吸引各类科研机构开展联合攻关、协同研发和技术交流,利用市场化手段激活研发动力,推动企业、政府、投资机构对科技研发有效投入,提升我所综合研发能力与转化效率。

(二)构建科技创新与产品改进集成平台。坚持市场化原则,建立与完善科技协同创新运作机制,集聚加工所及相关科研机构先进技术,集成科技与工艺,强化产品的开发、转化、品控与营销,以经济效益配置创新资源投入,系统性打造爆款产品,并构建相关的供应链,以科技创新提升品牌价值。

(三)创建企业培育与产业提升的孵化平台。坚持服务产业原则,以系列技术为突破点,通过创新合作方式,构建多种利益连接机制,深度参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培育,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同时,导入资本、市场、政策、项目等资源,支持各地龙头企业以科技与资本的组合力量进行产业并购整合,提升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发展方向

(一)在准确把握政府宏观政策与产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科技储备与人才队伍综合优势,在做好相关服务的同时,努力争取更多承接各类纵向研发课题,并开展多种形式联合研发与协同创新,彰显科技创新“主力军”的实力与风范。

(二)针对现有科技创新、技术推广、产业孵化、资源引进等方面中的体制性瓶颈,通过系列创新服务推动产业科技水平与运行效率的全面升级,以此实现全产业链利润与价值的大幅提升。

(三)通过合作机制的不断创新,整合技术方、运营方、投资方、融资方、渠道方、各级政府等相关产业链各方,形成新型“科技资本共同体”与稳定的利益结构,在大力实施科技助力产业孵化的同时,建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

三、实施规划

(一)面向各级政府

1.充分利用为相关部委等上级单位服务或合作的有利机会,增进有关司局与加工所的沟通协调,顺应科技创新、产业扶贫、创新创业等有关政策方向,争取更多相关政策支持、项目资源与研究课题,为创建一流的综合研发平台导入更多资源与机会。

2.利用地方挂职、所地共建、园区合作等相关服务地方政府的机会,以山东潍坊、吉林长春等项目为工作重点,为当地政府或园区进行产品设计、产业园区培育龙头企业、主题博物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产业链整合等多个层面服务。

3.基于长期与政府、各类投融资机构的良好合作关系,以部委相关政策为支撑,通过助力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基金的组建,产业基金以及并购基金等,一方面打通地方企业、产业与资本的通道;另一方面优化投资机构投资决策与项目辨识能力。在提升产业集中度与科技水平的基础上,推动加工所向企业培育与产业升级的孵化平台转型提升。

(二)面向企业合作

以加工所现有精深加工科技储备(花生、马铃薯、肉类、杂粮、果蔬等方面)为抓手,以从爆款产品、特殊许可产品及特殊用途产品打造为突破口,以合作机制创新带动成果转化,切实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加工所与科研团队的有效收入,进一步加深产业结合度,扩大行业影响力。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展到药食同源系列产品开发、保鲜运输、功效基础研究与品级鉴定、现代化生物技术应用等相关系列服务。

基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产品,导入每日优鲜、美菜等电商销售渠道,辅以快手、百度网盘等流量平台或品宣资源,推动相关产品销售与宣传。采取知识产权入股、销售收入分成、授权生产等多种灵活方式利益分配机制,不但使加工所与科研团队获取科技成果后续的市场价值与收益,并将加工所打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创新与产品改进集成平台。

(三)面向社会责任

秉承“科技服务社会”的建所理念,凭借加工所人才优势,通过积极举办与广泛参与公益讲座、成果展演等公益性活动,实现加工所作为公益性研究机构的相关社会职能。同时,积极投身于各地创新创业系列项目与活动,通过技术培训、科技咨询、科技推广等方式,助力广大农民工返乡创业、就近就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