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科研进展

肉品团队研发出新型智能指示标签实现硫化氢与生鲜肉新鲜度检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肉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创新团队研发出一种用于生鲜肉中硫化氢及新鲜度检测的小分子近红外比率荧光与比色双信号智能指示标签,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Food Packaging and Shelf Life》(JCR一区,IF: 10.6)。加工所2023级中比联合培养博士生李亮为论文第一作者,郑晓春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600700)的支持。

生鲜肉在贮运过程中易因脂质氧化、蛋白质氧化降解及微生物腐败而发生品质劣变,其中具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被视作肉类腐败的重要气态标志物之一。然而,现有检测方法操作复杂,难以满足现场快速、便携的检测需求。因此,开发能够便携、快速且智能地检测硫化氢及生鲜肉新鲜度的技术,对保障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制备了近红外荧光探针(NIR820)与可见荧光探针(ND550)作为硫化氢指示单元,并将其共负载于纸基材料上,构建了一种兼具荧光与比色双信号输出的智能指示标签。结果表明,该标签对硫化氢具有实时、可视化的响应能力,检出限低至6.10 ppb。进一步结合智能手机图像分析,对室温和冷藏条件下贮藏的猪肉、牛肉、羊肉及鸡肉进行了新鲜度实时监测验证,准确率达到97.3%。该标签可有效追踪不同贮藏条件下生鲜肉中硫化氢的动态变化,从而实现新鲜度的实时、可视化与智能评估。

本研究通过材料创新与结构优化,构建了近红外比率荧光与比色双信号的智能指示标签,突破了传统检测方法在时效性与便携性方面的局限,为肉品新鲜度的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了新路径。相关成果不仅拓展了荧光智能标签在食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应用前景,也为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在生物传感中的定向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psl.2025.101656

智能指示标签的制备方法、硫化氢响应特性以及检测应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