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所内要闻

黄淮麦区四省联合攻关,摸清小麦生产质量现状

2010年3月25日,国家小麦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主任肖世和研究员在京主持座谈会,针对《2009年黄淮麦区小麦质量调查研究报告》开展座谈和讨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李振声研究员、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郭进考研究员以及大型食品企业代表应邀出席了会议。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有关领导,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部分岗位专家、参与此项工作的科技人员参加了会议。国家小麦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产后加工研究室主任魏益民教授介绍了2009年黄淮麦区小麦质量调查研究的结果。
    《2009年黄淮麦区小麦质量调查研究报告》是在2008年工作的基础上,国家小麦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产后加工研究室继续组织黄淮麦区6家科教单位,在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陕西省共18个地市54个县区162个乡镇抽取485份农户田间小麦样品,以及相应54个县区162个乡镇粮食收贮库或收贮点162份小麦商品粮样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品质检测,统计分析,汇总各区域报告撰写而成。
    对农户田间样本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的4省18个地市农户生产上种植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平均占有率为21.0%;2008年平均占有率为32.0%。仅以稳定时间(≥7min)简单判断,有22.2%地市的农户田间小麦样本达到了优质强筋小麦2级标准;2008年的比例为38.9%。如果根据容重(≥770g/L)、蛋白质含量(≥14%)、稳定时间(≥7min)和降落数值(≥300s)4项指标均需达到的概率来计算,仅有5.6%地市的农户田间小麦样本达到了优质强筋小麦2级标准。2008年的比例为11.9%。
    粮库样本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仅以稳定时间(≥7min)判断,有11.1%地市的粮库样本达到了优质强筋小麦2级标准;2008年为5.6%。如果根据容重(≥770g/L)、蛋白质含量(≥14%)、稳定时间(≥7min)和降落数值(≥300s),所有地市的粮库样本均未达到优质强筋小麦2级标准;2008年粮库样本也均未达到优质强筋小麦2级标准。
    总体上来看,2009年小麦样品的质量状况也明显低于2008年,粮库样本的品质性状明显低于田间样本的品质性状,特别是在蛋白质含量、面团稳定时间、拉伸阻力方面有较大的差距。其原因除了与田间抽样样本有可能受人为因素影响外,最主要的还是由于粮库小麦收购质量检验标准、检验方法不规范,按容重定级后又混收、混储等现象导致小麦质量“负向混粉效应”所致。
    分析认为,2009年小麦质量水平明显低于2008年的主要原因有:
    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明显降低;
    品种构成发生了变化,优质品种的比例和种植面积下降;
    2009年春季干旱对小麦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受良种补贴政策影响,农民种植优质品种小麦的积极性不高。
    本次调查研究提供了黄淮麦区小麦的品种数量、布局、品质现状及被调查地区优质小麦品种在生产上所占的比例,品质性状在地区间的差异、变化幅度;还提供了被调查地区粮库小麦商品粮的品质现状及存在问题。这些结果不仅为小麦育种、栽培、加工利用和优质区划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也为政府管理决策提供了依据或参考。
    与会专家、代表还就《2009年黄淮麦区小麦质量调查研究报告》反映的信息,粮食收贮过程中存在的技术与政策问题,以及粮食加工企业、食品市场对优质小麦的需求,从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角度展开讨论。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研究员指出,开展黄淮麦区小麦质量调查研究工作非常有意义,其结果客观真实地反映小麦田间生产状况和收贮后粮食品质状况,取样方法可靠,样品代表性强,信息量大,同时也反映出产业链条中的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1)小麦育种应该在注重选育植株结构好、抗性高、稳产的基础上,开展优质品种育种研究;(2)标准制定方面应注意标准水平分类的依据,统一小麦收储和小麦品种品质标准体系;(3)以基础科学研究的结论为依据,制定符合我国传统蒸、煮、炸食品要求的小麦品质标准;(4)充分考虑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布局的合理性。李院士还指出,黄淮麦区小麦质量调查研究工作应该持续下去,在取得第一手真实材料和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发现和分析产业链条中存在的问题,在育种、收购、加工、标准制定及政府决策等部门互动的框架下,为小麦生产提供更多有用的科学信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