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 百家争鸣» 第2期:研究所定位

以高质量的人事人才工作支撑研究所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科技创新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要把科技创新搞上去,就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科技创新是研究所发展的动力,近几年同类高校在学科发展、人才引育方面迅速成长,也让我们意识到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认为目前研究所学科方向大而散,要进一步凝练,集中发力,让优势学科起到领跑作用。人事人才工作在科技创新中如何发挥作用,结合本职工作,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合理科学引进人才。一是在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进上,加大顶层设计力度,明确研究所整体发展方向,精准、定向引进急需紧缺型人才,同时,突破常规思维,树立“按需引进、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思想,采取个人引进与团队引进、刚性引进与柔性引进多种形式结合,让人才精准发挥作用。二是在优秀青年人才引进上,借助社会资源,建立人才引进信息库,人事部门初步梳理了全国45岁以下优秀青年人才信息库,并以邮件方式将研究所诚聘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精准发送,与个别意向人员建立了联系,在后续工作中还需与科研管理部门、各团队沟通,进一步完善、更新人才库相关内容,确定引进目标。三是在青年人才引进上,不仅与涉农高校,还要与一些综合类院校就业部门建立长期联系,在招聘季采取传统校园宣讲、微信公众号、招聘网站、新媒体发布公告等多种宣传方式,吸引更多综合型青年人才。

二、精准培育自有人才。一是谋划各级各类人才推荐工作。结合目前院、部及其他部委人才评审工作要求,人事部门提前了解相关政策并做好宣传解释,团队、平台将综合素质高、成长潜力大、已初步崭露头角的优秀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排好队”,给优秀人才搭台子、给位子、压担子,科学合理有序成长。二是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制定博士后管理政策,规范进出站程序,将博士后管理的重点从“办手续”到“中培养”中转移。尤其是博士后基金申报,在站博士后整体立项数量不是很理想,今年博士后申报博士后基金人数最多,但都没有立项,这部分工作还需要积极与科研管理部门、合作导师沟通,提前做好项目申报准备工作,争取博士后在站期间立项数量。三是加大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力度。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上级部门开展借调锻炼,了解管理部门运行模式,鼓励优秀年轻干部踊跃投身乡村振兴一线挂职锻炼,把适合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做到人尽其才。

三、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一是全面落实科研“放管服”,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作为服务部门日常工作中想科研人员之所想,在遵守各项制度、政策下,灵活办事,简化办事程序,将科研人员从细小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二是紧盯院人才分类评价及职称改革进度,用足用好政策,统筹推进四类队伍发展,今年院职称评审中增加了不拘一格通道,增加了正高级农艺师、正高级畜牧师、正高级兽医师三个职称系列,这也是人才分类评价的很好趋势,也进一步拓宽了科研、转化、支撑人员职称晋升通道,解决“后顾之忧”。三是探索合同制职工管理新模式,在待遇上建立同工同酬制度,在职称上协助申报职称。近几年研究所工作3~5年一直比较稳定的合同制职工因户籍、子女升学问题最后选择离职、回家就业,对于合同制职工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人事部门可提前了解北京市积分落户相关政策,帮助他们解决落户、解决好后顾之忧。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需要我们集聚全所力量共同努力,不断在人才机制上下功夫,形成“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循环,就一定能充分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形成人才引领发展、发展集聚人才生动局面。

TOP